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
在“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孙绍骋介绍一天也走不出的嘎查村——阿右旗恩格日乌苏嘎查。这里幅员辽阔、人文厚重,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着建设美丽家园、维护民族团结、守护好祖国“北大门”的时代新篇章。
从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出发,沿着戈壁通乡油路、穿沙通村公路行进多公里,记者来到恩格日乌苏嘎查“北疆楷模”尼玛老人家中。这里地处偏远,与蒙古国接壤。50多年来,老人很少走出嘎查,一辈子在这里放牧、守边,累计巡护边境线18万多公里,被称为中蒙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我年来到边境线,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现在我也年纪大了,把守边的工作交给儿子了,是儿子和儿媳妇继续做下去,现在牧区基础条件都好了,政府的扶持力度也大,看电视、用手机与外界沟通都没问题。
近几年基础建设方面特别好,比以前变化很大,在国家的好政策下我们这里通讯也好了,交通也方便了。
恩格日乌苏嘎查党支部书记宝力道
这几年争取各方面的项目,项目资金也到位,牧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还有饮水、大电、风光互补等各方面项目都到牧民家里,还有交通、通讯也是比以前覆盖得好。
恩格日乌苏嘎查牧民满都拉
我们依托路网优势,在嘎查队部开了一家超市,为过往车辆、人员以及周边牧民提供方便的同时,增加自己的收入,一年收入20万元左右。
恩格日乌苏嘎查党支部书记宝力道
现在长期居住的是43户,89人,这是常住人口,我们主要是驼产业,还有锁阳、苁蓉,还有路边经济方面,开超市、开餐厅,这个也是当地牧民提高自己收入的方式。
今后,我们将继续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发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打造“三个中心”建设,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跳出塔木素谋划发展塔木素,补足短板,发挥优势,着力推动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各族干部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