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
Desert
乌兰布和
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八大沙漠之一。其位于阴山以南,河套平原西部,地处我国西北荒漠与半荒漠的前沿地带,总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磴口县境内面积达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8.3%,构成了磴口县主要的地貌特征。
沙漠地势由南偏西倾斜,属平缓沙丘,海拔在米~米之间,属亚洲中温带荒漠气候,昼夜温差大,蒸发强劲。沙漠中生长着多种名贵的沙生药材和稀有植物,主要有甘草、花棒、麻黄、肉苁蓉、锁阳、沙棘、沙冬青、梭梭、柠条、绵刺等。乌兰布和沙漠最显神奇的地方当属刘拐沙头,是黄河与沙漠唯一“握手”的地方,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摄影地”。
红色公牛的传说
作者:张志国
乌兰布和沙漠摄影:马瑞平
乌兰布和的汉语意为“红色的公牛”。相传,古代乌兰布和一带绿草如茵,地肥水美,旱涝保丰,是远近闻名的好地方。当地的老百姓个个勤劳,过着有吃有穿的日子。山里的匈奴人遇上旱灾,向垦区求救,垦区就把积余下的粮食一大车一大车地送给他们。山里人感激不尽,就把成群的山牛回赠给垦区;垦区经过驯化,把这些山牛驯成了温顺的耕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
沙漠骆驼雕塑摄影:马瑞平
有一年,垦区突然来了个“五毒”具全的贪官,每日都要宰几头肥牛用牛耳下酒。这贪官不知受了哪位神神的点拨,吃牛就要吃三岁的公牛,还要亲到牛群里挑选。只要被他瞅中的牛,就逃不了挨宰的厄运。三年下来,垦区四周的公牛几乎被杀光,剩下些母牛一来耕地乏力,二来经常受猛虎的袭击,有不少送了命。垦区耕牛渐渐减少,地也慢慢荒芜了。人们纷纷组织起来在画有岩画的山头下举行了祭公牛活动。人们在一位老者的主持下,把盛满奶酒的白瓷大碗举过头顶,将碗中的酒慢慢洒向牛头岩画。但仍然没有挽救了耕牛绝种的命运。
穿越乌兰布和沙漠摄影:邢皓
那年春天的一个夜里,垦区突然响起了一阵公牛的吼声,那吼声像哀嚎又像震怒,惊天动地,霎时就连成了一片风啸和雷鸣,家家户户的门窗和房顶都剧烈地颤抖起来。人们躲在屋里整夜没敢合眼,都以为世界就要毁灭了,颤抖着跪在地上挨到天亮。二日天明,黄沙把家家户户的门堵了个严实,人们打开窗子钻出去。沙尘暴遮住了天空,遮住了太阳,整个世界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直到午后,沙尘才渐渐落下。人们放眼望去,整个垦区变成了无边的沙漠。连那位爱吃牛耳的贪官的豪华住宅也被大沙吞没了。后来人们才知道,那位贪官在沙尘暴到来之前,已被那头其大无比的红色公牛踩成了肉泥。
车舞狂沙摄影:王月虎
之后,这公牛每隔几年就作乱一次。每次作乱,垦区都要有大批的人举家迁走。慢慢的那里就成了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下大力治理沙漠,乌兰布和一带又渐渐人丁兴旺起来。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景观摄影:邢皓
作者简介
/张志国/
一九五七年出生,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年开始发表作品,在《千高原》等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论文多篇,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扒子补隆》和《河套荡寇记》两部。系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会理事,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红色公牛的传说摘录于著作《扒子补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