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唐名将薛仁贵最后的人生轨迹 [复制链接]

1#
图注:唐初名将,官居瓜州长史、右领*卫将*、检校代州都督等职,封爵平阳郡公——薛仁贵画像如果说没有君主的提拔便没有薛仁贵,并不夸张。据他本传,薛仁贵在得赦后,由于高宗思念他的功劳,所以又在开耀元年召见他,并且对他说:“过去我在九成宫遇到水害的时候,如果卿家不在,我会早变为鱼了。卿家北伐九姓、东击高句丽,漠北和辽东成为遵行中华教化的地方,都是因为得到卿家之力。卿家虽然有过失,我又怎可以因此而把你忘记?有人说你在乌海城下故意不尽力对付敌人,使得唐*失利,你令我觉得遗憾的,只有这一件事。目前西方边境不宁静,瓜州和沙州的道路不通,卿家怎可以高枕乡邑,而不为朕担任指挥呢?”所以把他起任为瓜州长史。图注:唐朝初年,东北亚地区形势图(朝鲜半岛地区由新罗王国完成统一)《新唐书》的传记把《旧唐书》中所记“西边”作“辽西”但如考虑到新罗与唐关系在仪凤三年仍未改善,则前者所记,未必全无所本。从高宗的话看来,薛仁贵当时似乎已告老还乡,而这番话当是把薛仁贵从家乡请到朝廷召见时所说的。传记作者如何得到这份材料,是一个问题。假设实有其事,而记录又本自宫中记载目前所见有否经过史传作者的润饰,亦同样值得怀疑。因为高宗纵然没有父亲太宗同样的暴躁脾气,而又假设他后悔把薛仁贵外放,有意再次起用,他实在没有必要说出没有忘记卿家一类的话。图注:唐高宗(龙朔、显庆、乾封、仪凤帝)—李治画像(其年号较多)何况他给予薛仁贵的新职,不过是瓜州长史。瓜州即在今敦煌地方,唐初设有都督府,属下级。长史官位虽然只有从五品上,是府中次于都督和别驾的第三把职位,不过往往却在*事上起颇大的作用。因这时瓜、沙两州出现问题,所以担任长史的人可以说必会面临相当辛苦的任务。如果高宗真的如薛传记载说出该番话,一个可能是他需要一名将领到当地负起少人愿意担任的职位,故不惜好言善语的去找寻适当人选。当时唐朝在河西地区的瓜、沙两州出了什么问题?史未明载,后来因以从吐蕃手中夺回四镇而知名的王方翼在仪凤年间前曾授沙州刺史。图注:甘肃省瓜州县锁阳古城遗址结果未有赴职,改任职同在河西的肃州,并且大事建筑防御工事,相信是以备吐蕃。但薛仁贵曾否到西北,不无疑问。因为据他的传记,薛仁贵最后一职是“右领*卫将*、检校代州都督”。代州即今代县,古又名雁门,有雁门关,是个边境特别在防御突厥上的*事重镇,唐初出任此职的,曾有张俭、薛万彻等名将。高宗朝以后,将领的素质与名气或许因突厥的威胁减少关系较前相对低下,然而,突厥的边境入侵并没有完全停止,薛仁贵前一任的窦怀哲便曾在调露二年(年)破突厥。薛仁贵传记谓他在任时曾击突厥元珍等于云州,斩敌万余,并获驼马牛羊等3万余头。由于他在永淳二年二月去世,而传记说破突厥事在同年,看来这最后一战发生于当年一月左右。图注:唐*名将、官至右武卫大将*,封爵武安郡公—薛万彻将*《旧唐书》本传除了记薛仁贵打胜仗外,还指出突厥听闻薛仁贵东山复出的消息,纷纷逃散,不敢正面交锋。《新唐书》所记稍有不同,这个版本记两阵相对时,突厥询问谁是唐方的主将,当听到是薛仁贵时,表示不信,因为传闻薛仁贵已在象州去世,不可能复活。薛仁贵于是把头盔除下,突厥相视之下,大惊失色,纷纷下马,围着薛仁贵作拜,然后逃去。薛仁贵亦毫不留情,出*进击,因而,获得大胜。同样的记载,又见《唐会要》卷九十四和《太平广记》卷一九一,后者引自唐代笔记小说《谭宾录》。据《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志》,《谭宾录》是文、武宗时人胡璩所著。薛仁贵以70高龄领*获胜或许无须怀疑,但其中过程却不无值得商榷的地方。其中最明显一点,自然是自从隋代崔君肃所带诏书往西突厥时,出现处罗可汗跪受场面后,突厥对华人下拜事,除此以外似乎未见。因此《新唐书》及其他地方所载薛仁贵破突厥记录,可能经过人为的戏剧化,或染上传奇色彩,多少为配合传记前面所记三箭定天山而出现。该史料的记录形成期很可能是唐后半期。在薛仁贵的武人生涯中,除了出击九姓铁勒一役。从来没有与其他的突厥交手。因此不能不问,薛仁贵的对手是否与九姓有关?图注:影视剧中的处罗可汗—阿史那·达曼问题的关键自然在元珍这人的身上。有人以为元珍与以突厥文书写的《暾欲谷纪功碑》为一人,暾欲谷是后突厥的著名*治家*事家和文学家,生平亦有不少地方与元珍相合。但亦有人持异议。不管如何,元珍曾侍唐为质子。《新唐书》卷二一五《突厥传》记他后来在单于都护府检校降户部落被囚,大概为突厥反时事。单于都护府是高宗初年唐破突厥车鼻所建,用来安置突厥中的阿史那族,后来又扩大编制,由于高宗认为当时的突厥可汗有若汉代的匈奴首单于,所以改名单于大都护府。调露元年(年),单于大都护府突厥反唐,唐*先由萧嗣业镇压失败,最后由裴行俭领兵讨平。然而,一个部族长骨咄禄得以逃脱,后来便连通元珍的势力,令突厥复兴。单于大都护府在扩大编制时又包括薛仁贵曾破的九姓铁勒所属的瀚海都护。但调露年所叛的突厥从24州的数字看来,主要是单于都护府初立的东突厥部族。而骨咄禄是唐初东突厥的可汗颉利族人,所领云中都督与单于都护府初建时同立,所以不是九姓。事实上他还对九姓的畜马进行抢掠。元珍姓阿史德,是突厥显赫的后族姓氏,也显然不是铁勒九姓。由此看来,薛仁贵遇到的突厥,不太可能如薛传中所记,不可能惧怕薛仁贵又或任何一位唐将。尽管他们知道薛仁贵其人,也不太可能知道他的相貌。图注:唐初名将,官至鸿胪卿,兼单于都护府长史—萧嗣业将*画像薛仁贵的名字和相貌令他们见若神明,无疑是人工神元珍本来并没和骨咄禄结*,他在单于府检校降户,无疑是在唐平乱之后的事。他被委派,或许是朝廷希望他可以因为在唐所受教育的影响建立起一个亲唐组织。不过单于府的长史王本立可能不明白朝廷的*策,没有信任他。反而,把他囚禁。引起他的反感。因此在骨咄禄人侵时借口做说客而逃亡,自此两人联手。《资治通鉴》卷二百二便把二人联合事,记在薛仁贵破元珍之前,以为二人先攻单于府北边,再攻并州,继而杀岚州刺史王德茂。不过,有系年的两《唐书·本纪》记骨咄禄在永淳元年(年)二次寇边,均无元珍名,可信度较高。亦即是说元珍很可能未参与二事,甚至未曾和骨咄禄联手。当然,不能否定二书所载没有残缺。事实上,同年除岚、并二州外,云州亦因被突厥所破而废州县,百姓因而移往朔州,而云州正是薛仁贵破元珍的地方。图注:后突厥汗国颉跌利施可汗—阿史那·骨咄禄画像撇开记录上的疑点不论,单看传记,薛仁贵击元珍一事应该是为唐立下一功,特别是元珍与骨咄禄在永淳二年三月,即薛去世后一月即进袭单于都督府。把二者连起来,薛仁贵的威望似乎曾对突厥起过阻吓作用。但要评价这一役,必得与当时的唐与突厥关系,即与形势结合来分析。高宗朝末年突厥叛,唐两度派人平乱,薛仁贵两次的行动均未有参加,而只在乱平后始出任边将,可见朝廷对他的*事才能已失信心。综合诸记录来看,事情发生经过大约如此:永淳元年,阿史那骨咄禄多次寇边,岚州刺史王德茂死,云州废,元珍请缨当说客,于是放还。薛仁贵在云州遇上元珍,元珍这时有众多兵士,究竟是检校所得,或早已叛唐、未能肯定。但薛仁贵可能经新罗一役的失败,不再愿意多用外交手腕解决问题,加上他希望立功以显示他的宝刀未老,于是将元珍痛击。元珍对唐的信心在被王本立囚禁时本已动摇,获准做说客后,稍微恢复。但经此一役,可说全部丧失,于是把心一横决定联合骨咄禄反唐。元珍刚受惠于唐的羁縻怀柔*策,本来是唐分化对方的一桌理想棋子。但薛仁贵近乎掠夺式的对待,不单破坏了前人苦心,更加深对方反感。元珍叛唐,成为后突厥帝国成功兴起的一大力量,部分原因,或正是薛仁贵所为种下的恶果。图注:唐朝与后突厥汗国的对峙形势图永淳二年二月,薛仁贵以70高龄去世,虽然杜甫的《曲江诗》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不过唐初不少著名武将均活过70岁。图注:唐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封鄂国公—尉迟恭画像李靖79岁,李勣76岁,尉迟敬德74岁,苏定方76岁,刘仁轨甚至活到84岁。现代人或可以用武人较多运动来解释。不过再看文人,能活到古稀之年者亦不乏人。名相房玄龄是70岁,以书法知名后世的虞世南81岁,致力史学的令狐德芬84岁,而在立武后事上有功的许敬宗亦以81岁告终,可见当时社会上层的统治阶层相当长寿。如果要找理由,生活好、营养足、照顾佳不论文武,都有不少长寿的主要原因。不过薛仁贵是病死,而非自然的老死。图注:唐初名将、著名*治家、*事家和书法家—裴行俭画像在《旧唐书·本纪》记薛仁贵时年的职为左领*卫大将,然而,在同书内的《薛仁贵传》中未记他升职,而且死后只得赠左骁卫将*。不过《新唐书》的记录则作同大将*,并有幽州都督。参考其余人的资料,当以较详细的后者为准。苏定方和裴行俭死后亦获赠幽州都督,可见薛仁贵在朝廷或君主心目中地位,纵然比不上死后获赠扬州大都督的李和并州大都督的刘仁轨,但仍可算得到一流待遇。图注:唐代名相、封爵高阳郡公—许敬宗画像薛仁贵的丧事亦由官府安排,不但提供灵舆,并使人递送回乡。值得注意的是,高宗朝以后虽然不是没有大臣陪葬君主陵墓,如曾任左卫大将的张俭在龙朔三年卒官后,陪葬昭陵,而显庆三年卒官的许敬宗,同样陪葬昭陵。陪葬乾陵的大臣数目因此远比前代为少,原因不太清楚。当时的风气,大概流行如所见薛仁贵情形一样,把灵舆再运回家乡安葬。因为除薛仁贵外,早一年去世、获赠荆州大都督的郝处俊,亦有同样情形。从传记看来,后者应是安州地方大族,与薛仁贵出身河东大族不无类似之处。但回乡归葬与乾陵陪葬二者的因果关系,目前难说清楚。不过,按后代的《丧葬令》,功臣密戚,可以请陪陵葬。而坟墓高度等亦有编制规定。故此,如果说在高宗日渐奢侈风气之下,不少大臣,特别出身地方的,为了可以多显威风,选择回葬家乡,亦不为奇。总之,一代猛将薛仁贵,从此长埋*土。

参考资料/p>

《旧唐书》、

《资治通鉴》、

《中国*事史·唐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