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404/4603724.html寻常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421/4612121.html神仙岭轶事烟霞稠叠锁松关,翠嶂青峦飘渺间。一自仙灵传笑语,至今云物尽萧闲。野花铺径频开落,飞鸟穿空任往返。待扫俗尘三万斛,携将琴鹤试追攀。清朝朱昕的一首《仙岭云封》,寥寥数语,定南八景之首的“仙岭云封”,宛如一卷画轴,缓缓铺展。烟霞松关、翠嶂青峦、仙灵笑语、野花铺径、飞鸟穿空,美仑美奂。令天下多少文人墨客、善男信女,或为一睹神仙岭芳容、沾沾仙气,亦或只为上一炷香,求心里平安,远道而来。“前朝雪嶂山青水秀千古地灵人杰,后靠横江龙蟠虎踞万年物阜民安”。①神仙岭属九连山余脉,横贯定南东西,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一岭之水分南北,岭北之水,汇入赣江;岭南之水,流向广东。神仙岭南麓与北麓的气温、植物、景色迥然不同。山的南麓是针阔混叶林,植被茂盛;北麓多为灌木,星点稀疏。春天来了,岭南早已春意盎然,岭北却才春光乍现。严寒的冬日,岭北雪花飘飘,银装素裹;岭南却是雪无踪,霜难觅。更有意思的是,神仙岭南麓遍地都是山茱果。因其富含苹果酸和维生素A、维生素C等成分,定南人多用来泡酒,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每到中秋前后,到处都是采摘的人群。一旦越过山顶,踏足仙岭北麓,是没有山茱果树这种植物的。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据明万历年间《定南厅志》,南宋国师赖布衣,因奸臣秦桧陷害被贬,自京城返回定南时,路过此地。见此山不高,地形独特,视野开阔,宛如一把太师椅。南眺,雪山嶂等群山峻岭,尽收眼底;北望,车步、月子,均在视野之中,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便在此开山建庵。一日,众人正在建庵时,但见主峰千家寨飘来一朵祥云,一仙人翩然而至。山下村民听闻神仙驾临,奔走相告,成为赣粤闽边际百姓心中的“神山”,便更昔日分水岭之名为“神仙岭”。神仙岭位于定南城北约3公里处,海拔米。岭南地势较岭北低,一条古时用石头砌成的石阶官道,蜿蜒曲折,盘山而上,是解放前往来南北的唯一道路。由于山高路陡,就算脚力很好,翻越山巅也得用半天时间。如若肩挑重物,上山下山的中途,还得休息几次,就得走上一天。“石阶崎岖古道通,危亭高矗白云中。无须更觅神仙境,只此清凉是阆风。”其时,神仙岭上人文古迹、自然景观众多。但最负盛名的,当属在岭南一侧半山处的“阆风亭”。阆风亭建于康熙年间,是供行人栖息的凉亭,由岭北人江中炳捐谷八十石修建。据考证,乾隆年间,定南一南一北俩进士,都与阆风亭结下不解之缘。钟一诚,字天龙,岭北车步人,乾隆四年(年)乙未科进士。钟一诚自幼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却两次憾失状元。乾隆四年,钟一诚考取状元面圣,乾隆皇帝问他名字,他说叫天龙。乾隆一想,你叫天龙,朕岂不成了地龙!乾隆不悦,钟一诚因此落榜。第二次考试,他又高中。乾隆钦点状元时,钟一诚牢记上一次的教训,报上“一诚”的名字。谁知,乾隆反问一句“你是一诚,难不成朕是二臣?”就这样,再次与状元失之交臂。好在乾隆念他两次因名忌讳,未赐其状元,心中不忍,就赐其牌坊一块。钟一诚得皇帝亲赐牌坊,策马到莲塘城(原县衙,今老城镇)报备。路过凉亭小憩,暗想自己虽两次高中状元,皇帝都未钦点,却恩赐牌坊以诏天下,心中也觉宽慰。一时兴起,挥笔为凉亭题名“阆风亭”,又在凉亭朝南的门柱上,手书一副“且放下,欢饮几杯,多少快活;莫着忙,笑谈片刻,无限风流”的对联。阆风本在昆仑山之巅,是传说中神仙的居所。钟一诚却将仙岭凉亭命名为“阆风亭”,明为劝导翻山越岭的过往路人:对人对事,不过多计较,也能如神仙一样,逍遥自在。实则暗喻自己:凡事不强求,自然风流快活。对联流传至今,演绎成了定南民间的一句歇后语:神仙岭的对子——多少快活!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定南人率性、洒脱的人生品格。*时沛,字石农,岭南下历油潭(今历市镇油潭村)人,乾隆六十年乙卯恩科进士。据清道光版《定南厅志》记载:“石农天资聪颖,喜读书。童年入泮(少年中秀才),弱冠举于乡(20岁中举人)。精明明快,才具兼人。”相传,在岭南流传盛广的对联:“鸦鹊舞集翔,彩翻两行,欢动大竹园半迳;油潭歌清浊,旌箫一派,声闻小湾口横山。”②就是他十岁那年,为油潭鸦鹊隘上开圩所作。乾隆六十年(1年),嘉庆帝登基庆典,特增加会试一科(史称恩科)。逢此良机,时年已36的*时沛,特地到神仙庵祈愿。来到阆风亭时,看着钟一诚手书的对联,想想自己中举后虽多次会试,却“屡试不第”。也当即在亭中朝北的柱上,写下了《早发仙岭》的五言绝句,以此明志,表达要考取进士的信心和决心。文曰:依旧烂衫冷,崎岖愧再由。晓云随健足,细雨泽征裘。草木三冬晚,风霜一剑收。从来成国士,未许卧林邱。果然,他如愿考取了进士,并被授予吏部文选司主事一职。昔日,阆风亭旁,还曾立有钟一诚手书的“叠步云封”石碑,以及仙岭诸景点介绍。只可惜,神仙庵、廊风亭、石碑等遗迹,在文革中都悉数被毁。早年的神仙庵,就建在阆风亭的左侧。是一栋供奉观音娘娘的三厅室瓦房。庵前山泉潺潺,玉竹葱葱,古树参天,环境清幽。每年的农历九月十六至十九日,远近的善男信女,前来朝拜观音,参加庙会,香火兴旺。自赖布衣建庵以来,饱经磨难,先后五毁五建。以至于清朝诗人郑文翱,在游览神仙庵后,幽幽感叹:“峻岭盘空过客临,鹧鸪啼处白云深。沧桑阅后神仙杳,流水桃花自古今。”“昔日南来虎豹关,仙人遥度翠微间。而今农器盈仟佰,鸟道云层尽日闲”。物换星移,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神仙岭也喜逢盛世。年冬,神仙岭公路隧道开通。一遂贯南北,天险变通途。千百年来,“雄关作势峭摩天,能住云中即是仙。路转空青迷屐齿,日斜虚白压櫵肩”的巍巍神仙岭,从此,在南来北往的百姓眼中,变成了“雾自轻盈岭自闲,灵光宝气护人寰。寻仙莫驾浮云去,只在青峰翠岫间”的人间胜景。中国艺术大师、被誉为“诗书画全才”的钟鸣天先生,也是岭北人。一次从武汉回家省亲,乘车经过神仙岭隧道后,既为家乡交通的变化、父老乡亲不再行路难而高兴,又对县里在财力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保护神仙岭一方净土,举全县之力开凿隧道的壮举而感动。为此,他即兴赋诗一首:九连余脉贯莲塘,一岭高高阻四乡。借得天兵穿洞过,千年险道好风光。年,神仙庵开始在原址规划重建,并更名为神仙寺。多年不遗余力的人文重朔,二进五殿寺院已全面完工,钟鼓楼、斋堂、观景台等设施一应俱全,神仙宝塔、山门、文化长廊等也在抓紧筹建。不久,“神仙胜境层楼耸翠跃重霄,寺院巍峨飞阁流丹临福地”的佛教圣地,将呈现于万千信众的眼前。年秋,阆风亭重修竣工,茶摊、小吃铺等再现寺旁亭边。座谈片刻,欢饮几杯,“日看东江九曲水,夜观山城万盏灯”,令无数行人游客尽开怀。年初,彰显“显山、露水、透绿”自然生态理念的神仙岭公园对外开放。公园建有揽胜亭、阆风亭、观光平台、公园路、登山步道。步入公园,山下农人早起,牧童晚归,田园诗画。寺院暮鼓晨钟,梵音缭绕,禅意深深。每到周末假日,来自赣粤港澳等地的人群,或登山健身,或游览观光,或采摘山果,或烧香敬佛的。满山遍野,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身影,每一个人脸上都挂着甜甜的笑意,每一道山峦都回荡着爽朗愉悦的笑声。注:①、雪山嶂,位于广东省和平县境内。横江,今岭北镇月子,古时月子岗称横江。据说,很早以前,月子和车步曾经是一片海洋。有古诗为证“横江原本是海洋,处处岩层无泥浆。岗上有树难生长,眼见山头秃秃光”。②、大竹园即现历市镇竹园村,半迳即现泮贤村,两地都在油潭隘的上游。小湾口、横山,即现天九镇横山村,都位于油潭隘的下游。(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