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节气养生夏至 [复制链接]

1#

中国二十四节气

故曰夏至

日影短至

日长之至

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至”有极点的意思。在传统的阴阳理论中,夏至是阳气生发到极点,开始收藏的节气。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夏至饮食宜清补

夏至过后,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中医脏腑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所以本节气饮食不可过寒,不可过多,适宜适量为可。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

夏季气温高,是多汗的季节,而一旦人体出汗多,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在出汗的同时人体的需水量也会加大,对此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如喝些绿豆汤、淡盐水等。需注意的是,绿豆汤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属于寒凉体质和体质虚弱之人也不适宜饮用绿豆汤。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季暑热,多数人食欲不振,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对防暑度夏有一定益处。

晚睡早起加午休

盛夏,大多数人会有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其原因,首先是由于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造成人体大量的水分流失,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因此而供血不足,故而造成头痛。造成头痛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有的人因睡眠不好,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也会引起头痛。

中医学认为,夏至时湿邪弥漫,脾被湿邪所困,脾又主肌肉,人体四肢就会倦怠,人也会感到浑身乏力。为了防止睡眠不足,需要适当增加午休,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的特点,因此更需要午休,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

清晨傍晚适当运动

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

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汗等多种疾病。

夏至节气艾灸养生保健

在防病保健方面,中医根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原则设立了“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防治思路。即在特定的时机预先培养阴阳,以固之本,扶持正气,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正是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的防治原则。

而“节气灸”正是应运而生的独特方法之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人体锁阳驱寒的最佳时机。夏至艾灸可快速驱除体内寒湿,补充人体元气。

夏至节气艾灸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扶正祛邪:长期患有体虚易感、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往往容易在冬季发病,这是因为这些病人平素正气不足,到冬天气温偏低,病邪力量较强的时候,体内的正气不足以与病邪相抗争从而发病,故而冬天宜治标为主,尽可能减轻症状。而夏天正是扶正祛邪的好时机,这时候影响发病的气候因素比较少,症状相对较轻,这个时候扶正固本,可以提高肌体的免疫能力,更好地透邪外出。

部分内容及图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相关推荐:人体自有春夏秋冬

按节气施灸好处多艾叶烟熏房间可抑菌消*血栓在哪里,病就在哪里

艾灸活血化瘀,远离“沉默杀手”艾灸会阴好处多|坐灸可防病瘦身养颜!艾灸后,寒气和湿气都去哪里了?养生调理方案可于各门店素朴技艺匠心精神健悦幸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