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tslf/8月18日是考察的第四天,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行程已悄然至半。告别“百丈伟雄关”的嘉峪关和“悬崖纵深山脉里”的长城第一墩,我们又踏上了“从聚落到城址”的学习征程。
图上所示为今天考察点的地理位置
在抵达考察点之前的巴士课堂上,何千禧同学主要介绍了火烧沟遗址的墓葬群;胡震鸿同学重点讲述了锁阳城的建筑形制及其功能分区;刘宇晴同学则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出发讲解了破城子遗址,三位同学图文并茂的讲述使许多专业名词在我们眼前鲜活起来。
正在做报告的同学们
第一站是位于今天玉门市清泉乡境内的火烧沟遗址。火烧沟是河西走廊青铜时代的典型遗址,得名于西侧一条红土山沟,遗址范围约20平方公里,中心面积约0.2平方公里。年的发掘以四坝文化墓葬和骟马文化灰坑为主,四坝文化墓葬之上还有一层浅薄的骟马文化堆积,测年可知骟马文化距今-年,稍晚于四坝文化,遗迹除灰坑外还有少量沟渠和墓葬,遗物均包括陶、石、玉、骨角、铜、金银器等,根据丰富的遗存类型我们推测这里在青铜时代有不同时期的聚落存在,从随葬品的多寡和珍稀程度还可以看出明显的贫富等级差异。
火烧沟遗址现状
在现场我们发现,发掘过的部分已回填保护,其上设一文物管理所进行管理,出土的文物也已被送至博物馆,由于遗址中心尚未发掘,我们相信其历史价值远不止于此。
罗伊老师现场讲解器物类型
走在遗址之上,墓葬已深埋,但地面还残存着历史的余韵。在罗伊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在地表搜寻到很多“战利品”作为现场教学的标本,有线纹陶片、黑彩陶片、带耳的陶罐口沿等,由于处在遗址保护区范围内,我们只是跟标本合影留念。
同学们的“战利品”
告别火烧沟遗址,我们继续西行,前往瓜州县去探寻锁阳城和破城子的魅力。
始建于西晋元康五年()的锁阳城雄踞于酒泉与敦煌之间,西通伊吾、北庭,南通青海,是丝绸之路咽喉要道,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被各族*权交替控制,几经兴废。西晋时为晋昌郡治所,唐代为瓜州下都督府治所,大历十一年()被吐蕃占据,大中三年()复归于唐,后在北宋景祐三年()又被西夏占据,直到明武宗年间由于防御失守和河流改道造成的水源断绝以及风沙灾害而被彻底废弃,锁阳城的得名则来自于清代小说《薛仁贵征西》中撰述当地盛产的中草药“锁阳”解救了三*将士的性命,沿用至今。今天,遗址仅存部分城址、农业灌溉渠系、墓群与塔尔寺等,本次考察的重点是对外开放的城址和塔尔寺。
锁阳城遗址前的大合照
锁阳城城址包括呈不规则长方形的内外城和外城西北角两处堡子遗址,内城东西约-米、南北约-米,总面积约28.5万平方米,城墙墙体上有城门、瓮城、马面与角墩等设施,另有兼具经济与*事功能的“羊马城”设计。城址往南至祁连山北麓范围内的农业灌溉系统也极为发达,干支渠总长度约90公里。
锁阳城遗址平面图
考察时,同学们在讲解员和老师的带领下分批次前往位于内城西南角角门上的观景台,得以环顾这座拥有中国古代典型*事防御体系和农业灌溉渠系的城址。
锁阳城内城南墙上的马面:兴起于北朝,作为我国古代城址建筑一大创造的马面,大大增强了锁阳城的防御能力
曾经的城外屯田和农业灌溉渠系分布范围,
最远处为因风沙而模糊的祁连山
城外东北1公里为塔尔寺遗址,相传高僧玄奘曾在此讲经说法,现庙宇无存,仅有一座残高14.5米的覆钵式须弥座大塔和身后的十一座小塔矗立,这些塔均为土坯砖砌、坍塌严重,大塔塔身为白色。同学们围绕着大塔仔细观察,有的蹲着研究地上散落的砖瓦,有的抬头欣赏塔身残存的花纹,仿佛每个人心中都在勾勒着这座寺庙曾经的繁盛。
塔尔寺大塔
而后,我们坐车前往锁阳城以西约30公里的破城子遗址,它位于今天锁阳城镇常乐村西,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为敦煌郡广至县治所,唐代为常乐县治所,后在西夏灭亡时废弃。破城子与锁阳城在时空上的紧密关联使我们推测锁阳城在西晋兴建以后,逐渐将破城子纳入其*事防御体系。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米、东西宽约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近正方向,开北门,附设角墩、瓮城,城内结构布局在卫星地图上依稀可见。
破城子遗址
到达现场后,我们发现城墙多处坍塌,坍塌的夯土块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版筑法。当时的筑城者先用圆木和木板绑成框架,接着向框架里添加一定湿度的混合土铺平,再用木锤或石夯夯实,把木框架夯满后拆除,重复步骤直到完成预定的长宽高。我们在夯土块上仔细寻找着夯筑的痕迹,眼前似乎浮现出当年筑城者挥汗如雨的画面。
杜丽红老师让胡震鸿同学为我们现场讲解版筑法
三个考察点一路走下来,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文明演进的过程。火烧沟作为青铜时代的遗址,那时候人们的居处还是以聚落的形式呈现,通过出土遗物也能大致推测出他们的生存方式以及与外界的交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了锁阳城和破城子所处的时代,城址早已发展成熟,它使人口、技术、财富、文化等高度集中,各种行*建置、*事防御体系、农业灌溉体系一应俱全,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丝绸之路上一个个重要的节点。
一路西行,一日奔波,我们在火烧沟遗址上找寻细碎标本体悟四坝文化和骟马文化;在锁阳城遗址内探讨功能分区慨叹体系完备;在破城子遗址中观察墙体形制理解版筑方法,虽身处荒漠,但收获不曾干涸。史海无涯,仿若从聚落到城址的文明演进,前路漫漫,唯行是以。
文案:郑可文、王清艳、刘宇晴、李玉婷
图片:胡震鸿
排版:付思源
初审:罗伊
审核:吴滔
终审发布:朱志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