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隔17年国债期货或将重生 [复制链接]

1#
怎样控制白癜风

时隔17年 国债期货或将重生


摘要:就在此前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上,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明确表示,将积极研究开发股票、债券、基金相关新品种,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等期货以及期权等金融工具。期货公司未雨绸缪本周一,了解到,一些期货公司已经开始招聘国债期货分析师,组建研究团队。”一位期货公司高管认为,国债期货的推出已经毫无悬念,只是时间问题。


时隔17年,国债期货即将重返舞台?2月3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撰文称,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角度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积极支持期货交易所对原油、国债及其他大宗商品和金融期货进行研究开发上市工作。


就在此前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上,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明确表示,将积极研究开发股票、债券、基金相关新品种,稳妥推出国债、白银等期货以及期权等金融工具。而近期证监会的多次表态似乎意味着,尘封17年之久的国债期货或将重启。


期货公司未雨绸缪


本周一,了解到,一些期货公司已经开始招聘国债期货分析师,组建研究团队。事实上,不少期货公司已经未雨绸缪。


了解到,一些期货公司已经开始招聘国债期货分析师,组建研究团队。“我们已经招聘到了几位具备银行国债经验的分析师。”一位期货公司高管认为,国债期货的推出已经毫无悬念,只是时间问题。


“证监会近期对外发出讯号前,已经召集相关期货公司进行了详细研究论证,今年正式推出国债期货的可能性很大。” 东证期货副总经理方世圣向表示,近年债券市场不断扩容,利率风险也随之积累,市场交易主体对于避险工具的需求越发迫切。


而买断式回购和远期交易的实施,已被视为监管层重推国债期货的试探之举。在此背景下,恢复国债期货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方世圣分析称,当初制约国债期货市场发展的一大原因在于现货市场发展滞后,而这一情况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数据显示,2011年,记账式国债与储蓄国债托管量总和达6.78万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4.38%。


而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近期发布的一份题为《探讨重新推出国债期货》的研究报告亦指出,统计结果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国债业务之初,国债余额占GDP的份额大概为14%-45%。“国债规模已经不是制约国债期货发行的主要障碍。”方世圣说。


2011年12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在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上透露,中金所正在规划推出国债期货。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中金所对于国债期货、汇率期货的研发时日已久,加之推出股指期货所积累的相关经验,推出国债期货在技术上并无太多障碍。


参与和持有主体割裂


但有业内人士担忧,国债期货交易将有可能面临参与主体和持有主体相割裂的情况。


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条件渐趋成熟,但国债期货上市仍非易事。


国都期货分析师刘鹏认为,国债期货推出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冲利率风险,尤其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所持有的国债、企业债、股票等在内的金融市场工具不断增加,但却缺乏利率风险管理工具,这些新增的流量资产面临较大风险。


有业内人士担忧,国债期货交易将有可能面临参与主体和持有主体相割裂的情况。目前,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不能直接参与期货交易,而这两类金融机构正是国债最主要的持有者,如果其不能通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风险进行套期保值,国债期货推出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证监会需要和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进行大量的协调沟通工作,这也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位期货公司分析师称。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债期货的推出将受到利率市朝程度不高的阻碍。而刘鹏则认为,恰恰是在利率市朝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才应当尽早推出国债期货,以此对冲利率市朝后可能突然爆发的存量资产风险。“应当先备齐船上的工具,再考虑出海。”


技术操作层面,光大期货金融创新部策略分析师张钦智认为,交易还需对自己持有的头寸进行合理的定价预估,这使得国债期货交易要比一般期货品种复杂很多。(云南信息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