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牢记嘱托戈壁沙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阿 [复制链接]

1#
复方氨肽口服液 https://news.39.net/bjzkhbzy/210805/9277233.html

5月的阿拉善大地,漠海翻绿,漠草飘香,处处生机盎然。

记者踏进该盟,无论置身于繁华的城镇、现代新农村新牧区,还是大漠戈壁,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片片披满新绿的生态绿洲。在腾格里沙漠的飞播造林项目区,登高远望,只见一条长公里、宽3—20公里的生态治沙带,植株丛生,沙拐枣、花棒、籽蒿等沙生植物郁郁葱葱,在漠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鸟鸣声此起彼伏,让曾经荒芜的腾格里沙漠焕发出勃勃生机。看着眼前的景象,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竟是黄沙弥漫、植被稀疏的沙海。

腾格里沙漠的飞播造林项目区生态变化仅是阿拉善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为了让阿拉善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洁净,阿盟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保护、退牧、飞播、封育、造林等手段,营造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并依托沙漠丰富的沙生植物资源,因地制宜着力培育肉苁蓉、锁阳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同时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体系。如今,阿拉善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上稳步快行,经济产业结构逐渐变“新”、发展模式逐渐变“绿”、经济质量逐渐变“优”,戈壁沙山已成为了富民的金山银山。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天蓝、水清、地绿”入画来

碧草覆地、繁花盛开。迎着清晨明媚的阳光,记者走进盟府巴彦浩特城东贺兰山草原,只见一望无际的绿色草海,一直延伸到贺兰山脚下,与蓝天白云相接。碧草、敖包、奇山、秀水、蓝天在艳阳下风光旖旎、美不胜收。微风吹过,一片片绿草和鲜花迎风摆动,草香花香袭人心魄。

“以前,这里除了水库,就剩下2座光秃秃的土山了。现在通过生态改造建得这么漂亮,是观光游客和我们居民休闲娱乐、踏青最爱来的地方!”正在晨练的居民乌日娜说。

地处我区最西部的阿拉善27万平方公里土地,1/3是沙漠,1/3是戈壁,1/3是荒漠化草原,生态脆弱区占到整个面积的94%,是自治区乃至祖国西部生态安全的咽喉和要塞,生态保护和建设成为阿拉善的头等大事!

为了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该盟把生态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围绕建设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把阿拉善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示范区”的生态发展定位,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三北”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重点建设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采取“以灌为主、灌乔草相结合,以封为主、封飞造相结合”的林业治沙技术措施,形成了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生态治理格局,使全盟草原退化、沙化现象得到了遏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自然植被得以休养生息。截至目前,全盟禁牧面积1.34亿亩、草畜平衡面积1.22亿亩,保护国家级公益林.24万亩,累计完成生态保护建设治理任务.69万亩。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年的16.5%提高到23.3%,森林覆盖率由5%增加到8%。

沙海生态环境改善了,城市生态建设也要跟进。该盟围绕建设巴彦浩特镇疏朗大气、舒适宜居、独具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重点实施了6万亩城边贺兰草原和敖包婚庆生态公园、丁香生态园、营盘山城市公园、南田湿地公园4个亩生态公园建设,以及九龙园、沙生植物园等5个公园的增绿提质改造工程,营造出“城在森林中、人在花园里、行在绿荫下、乐在芳草间”的美丽环境。阿左旗荣获自治区园林县城和生态宜居示范旗称号。

在着力推进生态重点建设和城市生态工程的同时,该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出重拳全力整治环境突出问题。对腾格里工业园区、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实施了“铁腕”生态治理。通过环境整治,该盟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如今,腾格里工业园区旧区企业和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小洗煤厂全部拆除,并实施了地面种树种草绿化;胡杨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耕地全部实现了退耕。

随着夏季的绿草返青,站在贺兰山顶向下望去,一片片油松绿意盎然,山脚下经飞播造林后逐渐恢复的贺兰山附近矿区已被一抹茂密绿色覆盖,连片植被和山体相融,在蓝天的映衬下绿色摇曳、引人入胜。

崛起绿色沙产业沙绿民富产业提质增效

5月16日,记者来到阿右旗曼德拉苏木沙林呼都格嘎查梭梭林基地,只见数万亩人工种植的梭梭林在阳光下抽芽吐绿,随风摇曳。“在沙漠里种梭梭林嫁接肉苁蓉,这可是我们致富的钱匣子,每年卖苁蓉的收入就达几十万元。现在,全苏木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梭梭,最多的有几千亩。”正在梭梭林采挖肉苁蓉的牧民谢军仁擦着头上的汗珠说。

谢军仁以前一直以放牧为主业,由于沙漠草场干旱缺水逐年退化,每年卖羊的钱,除了购买草料和补贴家用,也就赚个温饱。退牧后,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他开始种梭梭林嫁接肉苁蓉,经过不断发展,目前他和12户农牧民成立了板滩井苁蓉专业合作社,近2年合作社每年纯收入能有一百多万元,每年每户社员除卖原材料外,还能从合作社分红2万元。“通过种梭梭发展沙产业,这些年嘎查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风沙少了,多年不见绿的植被也返青了。”谢军仁说。

阿拉善盟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提出“把阿拉善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沙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定位。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该盟依托丰富的沙生植物资源,因地制宜着力培育肉苁蓉、锁阳、沙地葡萄、文冠果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实现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

在沙产业发展规划的引领下,为了鼓励牧民积极发展沙产业,阿拉善盟出台鼓励农牧民种植梭梭林和发展沙产业优惠政策,确定梭梭种植户给予适当奖励性补贴。并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沙产业片负责制。通过政策扶持,启动了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黑果枸杞“三个百万亩”林沙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形成了肉苁蓉、锁阳、黑果枸杞、沙地葡萄等多个沙产业基地。如今,阿拉善“肉苁蓉”“阿拉善锁阳”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著名商标。阿拉善盟也被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肉苁蓉之乡”称号。

为使沙生产业形成产业化,阿拉善盟以“沙地绿起来、企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为目标,依托肉苁蓉、锁阳等沙草充足的原料资源,先后培育和引进了48家企业投资沙产业,大力实施“企业+基地+科研+合作社+农牧民”的产业化模式发展沙产业,不仅有效地保障和稳定了农牧民发展沙产业的收入,还提高了沙产业深加工的附加值,更构筑起了沙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化模式发展沙产业,目前,已完成梭梭人工林种植.3万亩,接种肉苁蓉76.2万亩,年产肉苁蓉吨;接种锁阳24万亩,年产锁阳吨以上;围封保护黑果枸杞8.8万亩;种植黑果枸杞、沙漠葡萄等精品林果业7.6万亩;形成了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加工转化率达到68%。林沙产业年产值达32.6亿元。

蓬勃发展的沙产业如今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阿拉善盟通过“公司+基地+科研+合作社+农牧户”的模式直接和间接从事沙生产业的农牧民约2万人,人均年收入3到5万元,部分牧户达到10至30万元。实现了“沙漠增绿、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成为富民支柱产业

初夏的额济纳大地居延海碧波荡漾、胡杨婆娑。走进额济纳旗乌兰格日勒嘎查牧民额尔登达来的“胡杨女人之家”牧家游,只见一顶顶洁白的蒙古包错落有序地掩映在茂密的胡杨林中,墙面和大门绘制着独具民族特色的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夺目。

“我们这里出门就能看到原生态胡杨林,让游客充分体验到现代与原生态交织的牧家新生活,眼下胡杨的叶子还是绿的,但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桌游客!”额尔登达来和妻子边忙着招待游客边说。额尔登达来开办的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具有浓郁蒙元特色的牧家游。据介绍,为了让牧家游上档次,近2年来他按照自治区农牧家游规范化标准,对餐厅、客房、厨房操作间、卫生间和客房等接待设施进行了升级完善,可同时容纳多人就餐和住宿。

“现在我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年纯收入达30余万元。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这都是阿盟的旅游业不断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致富的途径。”额尔登达来乐呵呵地说。

近几年来,阿拉善盟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统领,以建设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国家自驾游基地、国家旅游城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主要内容,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体系,加大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力度,着力打造精品品牌旅游景区,加快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该盟旅游业已成为全盟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亿元。

从打造全域旅游品牌景区入手,该盟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重点实施了胡杨林、巴丹吉林、越野e族梦想沙漠汽车文化主题乐园等国家5A级景区的建设,着力构建“大沙漠”“大胡杨”“大航天”“大居延”“大民俗”五大国际旅游目的地,这些旅游重点项目的实施,为该盟打造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奠定了长远发展基础。为提升牧家游旅游文化档次,集中打造“阿拉善人家”“大漠人家”“胡杨人家”“大漠小镇。黄河渔村”等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文化型村庄。目前,全盟已开发旅游景区(点)40多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28家(其中国家4A级13家);全盟已形成农牧区特色村6个、大漠旅游驿站39个,农牧家游接待点多家,全盟参与旅游及相关行业就业的农牧民达到1.7万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该盟还从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力度为落脚点,紧紧围绕“苍天般阿拉善”旅游品牌,以全域旅游带动文化,文化促进全域旅游,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成功打造了“中国·阿拉善文化旅游节”“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阿拉善奇石节”“巴丹吉林沙漠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阿拉善丁香旅游节”、骆驼那达慕等一系列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如今,这些旅游文化节已成为“苍天般阿拉善”对外开放、吸纳游客的金字招牌。

在旅游融合发展中,“越野e族”英雄会和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可谓是该盟文化旅游的最大亮点。“越野e族”英雄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越野赛事品牌,每年举办期间,腾格里沙海一夜之间,成为了几百万人的“英雄会”不夜之城,来自世界各地和国内数十万车辆和数百万越野人纵情金色沙海,挑战巅峰极限;在额济纳胡杨景区,每到金秋,大片的胡杨宛如大地铺向天际的金红地毯,又像簇簇燃烧的火炬,斑斑斓斓漫及天涯,幻化成金黄的世界,富丽堂皇美不胜收,吸引数百万游客观光赏景,流连忘返于如诗如画的胡杨林。

“通过近年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如今阿拉善旅游业已成为了‘绿色’富民产业。目前,我盟有5.43万人借生机勃勃的文化旅游业从事餐饮业、民族服饰、旅游旅店、奇石和民族首饰等三产致富。”该盟文旅广电局负责人介绍道。

监制丨赵敏

编辑丨张凯

来源丨学习强国(作者刘宏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